【摘 要】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背景下,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層出不窮,並進一步加速新經濟的發展👰🏼♀️✧,而新經濟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的有效支撐,作為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源頭,工程教育如何培養支撐和引領新經濟和新興產業發展的人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同時,各類高校對工程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日漸高漲,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作為全球公認的兩大主流工程教育陣營🟧,各類高校為有效提升工程教育水平在兩者之間如何做選擇🦸🏼♀️?本文將從兩者的發展願景🧑🏼🦱、價值理念🍰、目標、實施思路🧒、實施方案👩👧👦、評估評價體系和改進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深挖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揭示造成這些異同點的根本原因---定位差異,最後著眼工程教育發展趨勢,提出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如何相互借鑒的關鍵點🧑🏼🚒,以期為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工程教育改革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CDIO 華盛頓協議
【作者簡介】楊毅剛,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宋慶🤽🏻、唐浩,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言
新產業⚰️𓀕、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更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支撐力🙋🏽♀️。隨著新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傳統產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需要大量高素質高質量的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科技人才隊伍不僅包含傳統意義上的工程科學技術專業技能人才,還涵蓋與工程科技專業技能互補協同、具有經濟和管理素養的跨界人才🏂🧑🏿🎓。工程科技人才已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決定著新興產業發展質量的高低。
作為工程科技人才隊伍培養的源頭,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迫切任務是盡快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工程科技人才,然而我國工科的教育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重理論輕實踐💮、強調個人學術能力而忽視團隊協作精神、重視技術基礎輕管理和經濟等非技術實踐等問題。工程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僅要考慮如何培養出合格的工程科技人才以有效支撐新經濟和新興產業發展,還要考慮如何讓些工程科技人才能夠引領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回顧國際工程教育發展歷程,工程教育界圍繞如何有效縮小“理論”和“實踐”兩者之間鴻溝以及如何有效支撐🪼、引領經濟和產業發展等問題展開一系列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簡稱“專業認證”)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簡稱“CDIO模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先進工程教育理念🤕,旨在解決“如何培養支撐和引領新經濟和新產業發展的人才”這一核心問題💪🏿。
1👩🦯、專業認證與CDIO模式的介紹🤸🏻。
專業認證(specialized/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accreditation)是高等教育認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技術協會和高校對工程專業的教育質量加以控製,以保證工程技術行業的從業人員達到相應教育要求的過程[[1]👩🏿🦱。目前,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議主要包括《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都柏林協議》,其中,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是國際工程師互認體系中最具權威性的認證標準,國際化程度較高,體系較為完整🚡,目前專業認證🫗,一般即指《華盛頓協議》,它於1989年🧖🏽,由來自美國、英國等6個國家的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和簽署🤓,以培養專業工程師作為主要目標。
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CDIO模式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學習。從2000年到2004年四年間, MIT與瑞典的查爾摩斯工業大學、林雪平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在Knut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會資助下,通過共同的探索研究,創立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國際合作組織[2]。
2、開展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的高校隊伍不斷壯大。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工程教育🤷🏻♂️,工科專業學生人數占比全球工科學生超過30%🧥。據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20余萬工科專業本科畢業生🙂↕️,專業布點17037個。如何以新理念提高人才質量、與國際工程教育先進水平接軌、支撐並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成為高等院校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為此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投入大量資源開展專業認證和推進CDIO模式落地等工作。
2016年6月2日,我國正式加入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華盛頓協議》,自此我國工程教育進入高速發展期🏇🏻,高校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更多資源開展專業認證申請工作🥸。據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統計,2014年至2018年間🧘🏼♂️,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受理國內高校申請專業認證的數量逐年攀升♻️,呈高速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共認證全國198所高校的846個工科專業🧦,覆蓋21個專業類💎。
2005年汕頭大學開始推行CDIO模式工程教育改革🙇🏿♂️🏊🏻,CDIO模式在中國已興起十余年。過去13年,汕頭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燕山大學等高校先後主辦或承辦過12次CDIO全國性或國際性年會,8次CDIO全國性培訓班。據2017年5月CDIO工程教育聯盟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3所高校100余個專業實施CDIO模式🧔,參與教師數超過4000人🧑🏽🚒👩🏽🎨,參與畢業生人數超過12萬人。截至2018年5月,聯盟已有168所高校和個人成員🕳。
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雖然在我國快速落地生根,但相對於全國17037個專業布點🧑🚒,各高校專業的專業認證通過數量(846個)和CDIO模式實施數量(100余個)微乎其微⚂,快速推進工程教育改革🙇🏼,大幅提升專業認證通過數量和CDIO模式實施數量🧭,是提高我國工程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
3、高校在解決 “國際實質等效”問題時面臨的“選擇困惑”。
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同屬於全球領先的工程教育實踐,是工程教育的兩大主流改革陣營。對國內的高等院校來講🫅,迫切希望通過實施工程教育改革,讓教育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實現與國際先進工程教育實質等效。很多高校不惜資源,既做專業認證,又推進CDIO模式,但對於一些資源較為緊張的高校,如何權衡選擇其一進行重點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實施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的積極性固然重要,但如何來把握資源平衡,做好工程教育改革工作?必須同時開展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才能穩操勝券嗎?兩者是否有本質差別,是否能只實施兩者中的一個,就能達到產業對工程教育提出的要求呢🔒?這一系列選擇性問題逐漸變成難以解答的“困惑”,擺在了國內高等院校的面前💂🏽。
本文將從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的發展願景👳🏼♀️、價值理念𓀏、目標🖐🏼⇒、實施思路🏌🏼🖕🏻、實施方案、評估評價體系和改進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深挖細剖🌏,比較分析兩者的異同點,明確兩者的定位,進而提出兩者如何相互借鑒的關鍵點,以期為高等院校提供工程教育改革思路,在工程教育可落地可實施可測量的同時👗,又能滿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逐步實現工程教育“從有到優”的跨越,推動我國工程教育水平達到世界一流。
二、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全方位比較分析
1😩、兩者的發展願景和理念比較分析。
專業認證的發展願景和理念:依據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標準要求,以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為導向培養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合格性評價標準。願景描繪了專業認證對於未來發展的願望🏋🏼♂️,提供了“專業認證要走向何方”的全貌,即讓畢業生達到產業界認定的標準😤。行業的標準隨著發展是變化的💝,直接影響工程教育的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也在變化,間接地給工程教育提出了一個持續變化的要求,一個逐漸變化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專業認證正是通過“行業標準-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推導流程來提升工程教育水平🚌。專業認證的理念主要包含:①以學生為中心理念;②OBE理念;③持續改進理念。
CDIO模式的發展願景和理念⛓:為學生提供一種強調工程基礎的、建立在真實世界的產品和系統的構思-設計-實現-運行(CDIO)過程的背景環境基礎上的工程教育。願景包含了三個核心要素,一是紐帶作用🚂,詳細地描述了CDIO模式這四個環節的核心作用,即培養過程環節和產業運作環節的紐帶。二是工程基礎🤦♂️,重點強調工程基礎的基石作用,即工程人才必備工程理論基礎是通向實踐的第一步。三是環境因素,突出工程教育環境和產業環境帶來的有利作用🏑。CDIO模式的理念主要包含:①一體化培養理念;②遵循工程邏輯的全周期流程覆蓋理念;③專業評估理念;④PDCA質量改進理念🧎➡️;⑤人本主義理念;⑥OBE理念。
發展願景和理念的比較分析結論:
在發展願景方面,兩者對於未來的期望是一致的,以達到工程教育支撐和滿足經濟產業發展需要為共同願景,以產業發展的要求作為工程教育水平提升的導向🤜🏻。
在理念方面👰🏽♀️📁,兩者均包含:①OBE理念。即定義學習結果、實現學習結果🌂、評估學習結果和使用學習評估結果。②持續改進理念。體現PDCA質量改進理念,建立以培養目標為基礎的評估與改進製度🛳。③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均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2📿、兩者的目標和實施思路比較分析👂🏻。
專業認證的目標:進一步加強產業界和工程教育界的聯系💼,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對產業的適應性👩👩👦👦,著重強化實踐教育,對畢業生未來五年的能力提出要求,逐漸和國際接軌,實現國際互認。
專業認證的實施思路⭐️:圍繞學生畢業能力達成這一核心任務,推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配備、辦學條件配置等適應性變革,並強調建立持續改進機製和文化以保證專業教育質量和專業教育活力。
CDIO模式的目標🚴:通過工程教育培養👨👦👦,使得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更全面地掌握工程科技技術基礎知識,把控新產品和新系統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理解管理和技術對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的深遠影響。
CDIO模式的實施思路:從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出發,為學生提供一種強調工程基礎,建立在真實世界的CDIO模式過程,以產品研發到產品的運行、維護和廢棄的全生命周期為背景環境,即基於工程全周期人才培養模式,以教學大綱為培養標準,建立一體化的相互支撐和有機聯系的課程體系,讓學生以主動的方式學習和實踐工程🖐🏿🏄🏽♀️。CDIO模式具有三個顯著特征:(1)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培養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評估改進,提供從人才培養目標到課程體系到教學方法到評價的整體改革方案。(2)教學大綱把工程教育的知識和能力目標細化到能夠在具體培養環節觀察和評估到的程度。(3)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為載體🩼,建立一體化的課程體系🍠,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方式進行學習。
目標和實施思路的比較分析結論:
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兩者目標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統一的: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滿足產業發展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具有更好的技術基礎知識🫖、能領導創新開發與運行並且具有社會與歷史責任感的工程師。兩者通過創新教育理念🫳、思路👃、模式以滿足和支撐企業和社會需求,均代表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兩者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路徑迥異:CDIO模式強調以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為牽引,通過正向分解,推進人才培養目標到課程體系到教學方法到評價的整體改革,而專業認證則以畢業生質量認證標準為依據,倒逼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適應性變革。CDIO模式將企業創新模式或工程創新模式鏡像為一體化的培養實施模式,針對具體專業,培養目標🦿、知識點、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實現很深很細的分解。
3、兩者的工程教育實施方案比較分析。
專業認證實施方案:我國2015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從12個方面對工科專業畢業生的能力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可分為7大類,37小類,包括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勝任能力等內容,但核心就兩條,即課程設計和畢業要求。目前專業認證📄,官方未作統一的解讀,表述相對而言比較籠統,畢業要求也不夠精細📶。
CDIO模式實施方案:CDIO模式培養大綱是將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4個一級主題以逐級細化的方式表達出來(4級、70條👨🏻🦯、400多款)。CDIO模式通過復雜但有條理的程序過程🙅,將不同利益相關群體對於現代工程師所必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轉化和分解🧙🏼♀️,最終形成《CDIO大綱》🫴🏽,並將4個一級主題進行了四層次的細化𓀁,使得籠統空洞的教育期望與教育願景轉化成為可觀察🔎🧑🏻🎨、可操作的學生表現與行為[3]。
工程教育實施方案的比較分析結論:
通過比較兩者的實施方案可以看出,CDIO模式細化分解至更為具體🧑🏽⚕️、可操作實施的四個層級🐖,而《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只分解到一級,顆粒度較大👨💼,且缺乏官方權威解讀。此外,CDIO模式和專業認證兩者實施方案聚焦點不同🚅,主要表現在:
專業認證聚焦共性,面向實現跨專業認證,提出了跨專業的質量認證“底線”合格標準,但缺少對單個專業個性化指引和專業能力建設的培養。CDIO模式聚焦個性🤌🏼,面向具體專業,提供個性化的工程教育解決方案,提供針對單個專業的一體化課程和教學模式ℹ️,但缺少共性的衡量標準,無法根據個性化培養目標去開展橫向對比和認證🩵,即缺少國際互認的基礎。
專業認證聚焦結果,提供了跨專業的“底線”衡量標準🎯,為各專業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實施過程指導下不足,缺少方法論支撐,標準細化程度不夠,容易造成解讀歧義,另外專業認證追求底線衡量,在支撐和滿足社會需求方面不如CDIO模式🧘🏿。CDIO模式聚焦過程🧛🏼,拷貝工程實際過程,以社會需求逼近為目標,提供了針對具體專業的一體化、詳細的工程教育模板,使得工程教育有了標準的方法論指引🪺;不足之處是聚焦具體專業,缺乏跨專業衡量和互認的基礎,若將細化的培養目標作為專業認證的衡量標準,則認證標準過細過小,引起認證工作量成倍增加,對專業來說,條條框框過多🥡,限製過多💁🏽,可創新或可發揮的余地變小🤾♂️。
4、兩者的評估評價和改進體系比較分析。
專業認證的評估評價和改進體系:專業認證一般包括認證的過程🖨、衡量的標準和認證的高度👡。衡量的標準是指專業認證提供了面向各工科專業的培養質量“底線”要求,因不面向具體專業👉🏼,可實現跨專業衡量和認證🙋🏼。認證的過程一般為,準備申請材料、材料評審、專家進場🏄🏽♂️、實施認證,通過與衡量尺度或衡量標準度量後,得出對衡量標準滿足程度🐁㊙️,即達成/不達成,專業認證結果一般是是合格或不合格,若為合格,即表示該專業滿足“底線”質量要求。認證的高度是指認證結果能否有效的激勵專業開展持續改進和提升🍃,以逼近社會需求[4]。
CDIO模式的評估評價和改進體系🧑🧒🧒:CDIO模式評估模式采用基於12條標準的專業評估,這12條標準中主要覆蓋:專業的使命👝、目的、課程計劃🪗、教和學的方法、學習環境🚴🏽、學習考核方法及教師發展,其中背景環境、學習效果👮🏽、一體化課程計劃👳♂️、設計-實現經驗💇🏻、一體化學習經驗、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學習考核等7條標準是CDIO模式的精華所在👨🦱👊🏽。CDIO模式采用的專業評估方法主要包含審閱各環節的計劃和行動的文字記錄👳🏻♂️、與個人和專題小組面談、對學生和老師進行問卷調查、教師體會備忘錄、校外專家的專業審查🤸🏽、重點環節重點分析等內容。CDIO模式的改進體系是建立監控機製,將評價結果作為改進的依據❇️,對輸入、過程、成果🤞🏿、改進等環節重新梳理,把不滿足標準或缺乏質量的部分全部找出來並進行糾正的過程。
評估評價和改進體系的比較分析結論:
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都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都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工程科技人才,最終都要接受社會檢驗🌸,因此,兩者的評價標準主體內容較為相似,但是專業認證的評價標準是公認的合格標準👨🦼👩🏻🚒,是工程教育水平的基本評判🧏♂️,在執行中各高德娱乐一般會以認證“底線”為準繩,通過專業現狀與標準比對,明確短板改進的方向,以提升畢業生培養質量💆🏼♂️。而CDIO模式按照企業需求🕘,拷貝產品開發或工程項目全周期流程😂,提供覆蓋產品或系統的各個流程的評估和改進方法👉🏻🧘🏽♀️,其評價標準的柔性程度較高✊🏿,適用於不同水平的評判🕙,個性化程度較高。
5🕒、兩者異同點總結和分析🏌🏽♂️。
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有諸多相似之處,也存在諸多的不同。專業認證追求底線的逼近,是不分專業的通用“底線”,通過統一標準驗證工程教育水平是否達標,作為剛性約束為各專業提供了通識的努力方向和目標。CDIO模式追求產業需求的逼近✌🏿,通過具體專業目標來製定柔性定製培養內容🧑🧑🧒🧒🪔,無底線或紅線要求,是動態拔優的“高線”。究其本質,之所以造成這些區別和差異🙋🏿♂️,正是由於專業認證與CDIO模式兩者定位不同造成的。
三、專業認證與CDIO模式兩者定位
專業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CDIO模式註重培養學生系統工程技術能力,尤其是項目的構思、設計、開發和實施能力👩🏼🚒,以及較強的自學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既然並行存在,則一定存在符合自身發展邏輯的存在定位。從第一部分的比較分析可知🦜,專業認證定位剛性的合格標準🤵🏽,通過合格標準約束各院校的工程教育水平,而CDIO模式定位柔性的方法論,通過建立詳盡可測評的專業培養標準✨、構建相互支撐和有機聯系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實施基於項目/問題、探究式等主動教與學方法培養工程科技人才,動態逼近產業發展需求🏌🏻♀️。
1、專業認證是驗證工程教育效果的直接手段和公認約束,是不分專業的剛性的合格標準🫃。
自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後,更加註重專業認證質量和水平與國際接軌☝🏼,在其程序🕯、標準體系、層次結構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多樣性上體現中國對工程教育的重視度。專業認證的工程科技人才是要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企業和社會是否認可畢業生的能力🤠,是檢驗工程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專業認證檢驗工程教育水平的核心標準是從技術、管理🏌️♀️、經濟三個角度對畢業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進行考核🐑。工程技術是工程教育的根本🔉,任何工程都以技術為基礎開展的🏑。管理能力往往不被工程教育看重🧖🏼,在培養過程中缺乏對畢業的“復雜工程問題”的管理能力進行培養📏,只是泛泛地進行理論教育🏊♀️,缺少實踐教育。經濟決策能力對工程科技人才而言🧑🦽,是非常必需的🧑🧑🧒,它的高低直接決定某工程或項目能否盈利,其產生的產品或服務能否受到市場追捧[5]。
從根本上講🧚🏻♀️,專業認證定位是合格標準,底線要求最終在滿足華盛頓協議底線標準規定的內容之上,對畢業生的技術🖐🏻、管理和經濟三方面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進行考核🙋🏿🧑🏼🍳,是對高校工程教育水平的一個基本衡量👨💼,不是動態變化的🎞,難以做到拔高性考核🚇💂🏻。回顧我國專業認證的成就,接受專業認證的高校數量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專業認證就顯得十分重要,高校需要投入資源率先通過合格認證,才能談及拔高提優。筆者多年來參與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走訪近20余所高校,發現有一些高校工程教育基礎薄弱,但卻效仿一些基礎較為紮實的高校,從開展工程教育改革伊始就依據CDIO模式為自己製定一個較高的目標,殊不知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隨著改革的深入,這些基礎薄弱的高校不僅難以顧全大局🗄👈,甚至有些基礎技術培養也慢慢退步,變得得不償失🍜。反觀CDIO模式,其標準是動態社會需求的逼近🧓🏽,不是底線是高線,國內工程教育水平還不是很高🈺,不能用一個優良水平(80分)來做及格線,因此CDIO模式就不是很適合做認證。雖然專業認證的定位是合格的檢驗標準,但其主流認證《華盛頓協議》來源於國外,對數標準沒有細化,不同高校對其有不同的理解☑️🐾,解讀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直接影響我國工程教育和國際接軌的進程,實質等效的要求越來越難達到。
2💁♀️、CDIO模式是無限逼近產業需求的達成社會共識的工程教育模式,是區分專業的柔性的人才培養方法論。
CDIO模式強調工程教育對社會需求的滿足、強調工程教育實施的過程和方法,培養思路是無限逼近產業真實需求🏦。CDIO模式為各高德娱乐和專業工程教育提供了一體化的實施過程和方法指引,按照規定程序和操作規範🔍,重點解決了“怎麽做”的問題⇾🤛🏻。
CDIO模式主要強調基礎,是建立在企業實際運營背景下的,其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產品🚷👜、系統🫰🏼、業務都是產業各企業運營真正需要。CDIO模式之所以選擇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的背景環境,因為這四個環節就是工程科技人才未來的工作環節,是培養預備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態度的場所🧑🏻⚖️。在這種背景下,CDIO模式倡導一體化方法,用於定量和定性衡量學生的需求和建立學習全流程的學習過程。
CDIO模式之所以定位方法論🎑,是因為其用一個嚴謹的工程過程來設計CDIO工程教育的教學模式👨🏿💼,而且它的培養大綱細化程度較高🫏,三級細化至400多條,具有較好的操作性💇🏿。同時,CDIO采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新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企業運營的全流程模擬環境,創建了一個與技術息息相關的抽象實踐框架🤴🏽,還為學生掌握經濟和管理知識提供了有效的途徑。與專業認證相比🍿,CDIO模式采用的一體化課程設計,融合了多個學科,通過系統化方法培養各個水平階段畢業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產品過程系統的構建能力🙀。正是在CDIO模式的引領下🎉,我國工程教育正在從理念走向行動、從國內走向世界🙆♂️,逐步摸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教育之路,使得中國工程教育正在由“跟跑”“並跑”走向“領跑”👨🏼🔧。
3🎾、“底線標準”和“方法論”的定位總結⛷⚔️。
專業認證不分專業並且提供類似“底線”的合格標準以驗證各高校專業的工程教育水平🌡🍕,認證的結果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具有較強的剛性🤙🏻,更適合做認證標準🧄⛔。而CDIO模式不僅區分專業,還以產業需求作為培養目標動態定製培養內容,在培養過程中模擬真實的產業場景🧙🏽🏋️,產業場景千差萬別,培養的目標和思路也不一樣,使得CDIO模式不適合作為統一標準檢驗絕大多數高校的工程教育水平,而更適合作為方法論來指導高校開展分專業培養水平的提升工作🦘。
四、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相互借鑒的關鍵點
由於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層出不窮👸🏿,工程技術等一系列相關學科發生了根本改變🧑🌾,工科教育需要更多地融入理科學科內容🟦,專業融合成為工程教育發展的新趨勢,這也正是“新工科”面臨的主要問題🧑🦼➡️。未來,隨著新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社會和產業對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認證只提“底線標準”不提動態逼近產業需求,培養的工程科技人才和產業的適配度會降低⚔️,而CDIO模式只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不重視合格標準的通過,可能會對基礎能力的培養缺乏針對性。為了中國工程教育水平能夠快速提升🥺,工程科技人才能夠有效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兩者相互借鑒成為工程教育發展的必然。
1、專業認證借鑒CDIO模式的細化內容,對專業認證標準進行解讀,降低不同高校解讀專業認證的差異性𓀙。
CDIO教學大綱分為技術知識和推理🫸🏼,個人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工作和交流🤾🏼♀️,在企業和社會環境下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系統等四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每個層面的內容又會繼續擴展細化至第四層級,在降低開展基礎工作差異性的同時⛹🏼♀️🙄,還可指導處於各水平階段的高校開展提優工作👨🏼,這些特點恰恰可以彌補專業認證細化程度不高的問題。專業認證屬於合格標準,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讓多數高校深刻理解合格的標準是什麽🍯,高校如何快速達到合格標準。CDIO模式擴展至第四級的完整實踐內容可以幫助高校結合工程教育合格標準的要求,對專業認證進行細化。
2、專業認證在現有通用檢驗標準的基礎上借鑒CDIO分專業大類培養畢業生思路,進一步完善專業認證補充標準。
CDIO模式以模擬創新-設計-實施-運行這一整套貼近產業真實的復雜環境為框架,通過建立模塊化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為切實提高學生處理復雜工程問題水平提供了實施模板和操作範式。如CDIO模式按照專業大類製定教學計劃聚焦結構、次序和對應關系等方面的應用,設計各個專業課程計劃🈂️,具體包括了導論性課程、各種學科課程🎽、專業課程以及學習效果高度交叉的總結性實踐課程🫰。專業認證借鑒這種專業化思路💂🏼♀️,對補充標準進行補充完善🙅,按專業屬性系統地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進而保障實施過程可控和社會需求的滿足。
3💆🏼♂️、CDIO模式借鑒專業認證的通用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完善工程教育課程體系,優化基礎能力培養方法論👬🏼。
專業認證是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固本強基和夯實基礎更是高校狠抓工程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標。只有通過專業認證,才算得上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一流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華盛頓協議》強調以評估標準為驅動,以結果倒逼工科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適應性變革🧑🏼🏭。CDIO模式可借鑒這種重基礎能力培養思路,按照專業認證對於基礎能力的培養要求,開展畢業生基礎能力培養🥦,快速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同時,專業認證在培養過程中十分重視非技術因素對技術成果的製約和影響[6]。CDIO模式可借鑒專業認證這種思路,完善課程培養體系⚇,在深入掌握工程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在項目管理和經濟決策等知識點上進行延伸,增加知識面🦶🏼,消除盲區,使得畢業生在技術⚖️、管理和經濟決策等方面能夠最大限度的逼近社會需求,且能夠與不斷的變化社會需求相適應🧇🏌️♂️。
五、結束語
如何解決“如何培養支撐和引領新經濟和新產業發展的人才”問題已迫在眉睫,高校是否需要同時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CDIO模式🐪,還是只選其一👨🏿🎓?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專業認證也好,CDIO模式也罷🤳,這取決於自身工程教育現狀🤦🏽♂️、能力和目標。筆者的建議如果高校基礎薄弱🤞🏻🚢,首先要固本強基,結合專業認證要求,以CDIO模式為方法論,開展相關認證工作迅速通過專業認證,達到合格標準,通過及格線;如果高校已經通過專業認證,那再按照專業認證的要求繼續開展工作,則會收效甚微,此時,高校可以CDIO模式的方法論及CDIO模式的相關標準為指導,開展相關拔高提優工作,不斷逼近產業需求👲🏼。只有和產業需求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工程教育培養的學生才是符合新產業和新經濟發展的要求,工程教育的水平也會越來越來高🧖♂️,進而探索建立一種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培養模式🧑🧑🧒,真正實現我國工程教育水平達到世界一流👩🏻💻。
參考文獻:
[1]韓曉燕,張彥通,王偉.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研究綜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6):6-10.
[2]顧佩華,包能勝,康全禮,陸小華,熊光晶,林鵬,陳嚴.CDIO模式在中國(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5):34-45.
[3] EdwardF.Crawley et al著,顧佩華,沈民奮,陸小華譯,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楊毅剛,孟斌,王偉楠.基於OBE模式的技術創新能力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6):24-30.
[5]楊毅剛,宋慶,唐浩,孟斌,王偉楠.新工科培養的工程科技人才應具有經濟決策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32-36+65.
[6]楊毅剛,孟斌,王偉楠.如何破解工程教育中有關“復雜工程問題”的難點——基於企業技術創新視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2):72-78.